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仪
	 
	 
	一、 仪器介绍
	实验目的:
	本试验检测受试物是否引起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,以评价受试物致突变的可能性
	实验概述:
	在加入和不加入代谢活化系统的条件下,使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暴露于受试物中。用中期分裂相阻断剂(如秋水仙素或秋水仙胺)处理,使细胞停止在中期分裂相,随后收获细胞,制片,染色,分析染色体畸变。
	大部分的致突变剂导致染色单体型畸变,偶有染色体型畸变发生。虽然多倍体的增加可能预示着有染色体数目畸变的可能,但本方法并不适合用于测定染色体的数目畸变。
	应用范围
	应用于科研、农业、卫生、教育、雾霾状态可吸入颗粒染毒效果研究等各个领域
	符合标准:
	GB/T 15670.19-2017《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第19部分: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
	畸变试验》
	 
	二、试验流程
	1)细胞培养
	选择合适细胞系,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。
	2)受试物处理
	设置多个浓度组(需包括细胞毒性评估,如50%生长抑制浓度)
	阳性对照(如丝裂霉素C、环磷酰胺等已知诱变剂)
	阴性对照(溶剂对照)
	3.)代谢活化系统(S9混合液)
	模拟体内代谢,用于检测需代谢激活的致突变物(如加Aroclor 1254诱导的大鼠肝S9)
	4.)采样时间
	短期处理:1个细胞周期(通常24小时,含或不含S9)
	长期处理:覆盖多个细胞周期(如48小时)
	5)染色体制备
	秋水仙素(或秋水仙胺)处理:阻断中期细胞。
	低渗处理(KCI溶液)使细胞膨胀。
	固定(甲醇:冰醋酸=3:1)后滴片,Giemsa染色。
	6)镜检分析
	显微镜下观察至少200个中期分裂相,记录畸变类型和频率。
	 
	 
	三、仪器与试剂
	关键仪器:
	培养箱、生物安全柜、离心机、显微镜(配备油镜和图像分析系统)
	染色体自动扫描仪(可选)
	主要试剂:
	细胞培养基、胎牛血清、胰蛋白酶。
	秋水仙素、Giemsa染液、S9混合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