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管导丝破裂测试夹具
	 
	一、核心结构与技术规格
	圆柱载体系统:
	不锈钢圆柱体直径为导丝最大外径的10倍(如外径0.89mm导丝对应8.89mm圆柱),允许基于临床风险论证调整直径。
	支撑架固定圆柱体两端,确保测试稳定性。
	固定点采用圆柱体侧壁开孔设计,用于锁紧导丝末端。
	精密制造要求:
	夹具材质为医用级316L不锈钢,标配规格覆盖2.54–9.65mm等9种外径,适配0.30–1.27mm导丝。
	 
	二、执行标准与原理
	将导丝缠绕在一圆柱形模型上,然后展开并检查破裂情况,完全符合YY0450.1-2020标准中相关条款设计制造。
	 
	三、工装
	1圆柱体,其直径是导丝最大外径D(见82)的10倍。可用适当的基于风险的临床论证(见图F1中1)使用不同直径的圆柱体。
	2支撑架用于支撑圆柱体的两端(见图F1中3)。
	3固定点,圆柱体上的孔(见图F1中4)用于固定导丝(见图F1中2)。
	4将圆柱体(F21)装入支撑架(F22)内
	5将导丝末端插入圆柱体(F23)的孔中固定导丝。转第一圈时握持住。
	6通过转动手柄并握紧导丝将导丝紧紧地缠绕在圆柱体上。至少缠绕完整的八圈,有适当的基于风险的临床论证也可减少编绕圈数。
	7展开导丝并检查由此引起的破裂。在固定处和第一圈上产生的破裂不计;
	8夹具规格:外径2.54/9.65/4.06/5.33/3.56/4.57/8.89/6.36/3.05不锈钢制造;
	
	 
	 
	四、标准化测试流程
	试样装夹:
	导丝末端插入圆柱体固定孔,首圈缠绕时手动握持防滑脱。
	转动手柄紧密缠绕至少8整圈(基于风险论证可减至5圈)。
	破裂评估:
	展开导丝检查表面破裂及涂层剥落,排除固定点与首圈损伤。
	微观结构检测需结合显微镜观察裂纹扩展路。
	试验报告:
	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: a)导丝的识别;
	b)导丝是否发生破裂的描述;
	c)如果直径或圈数有偏离适当的基于风险的临床论证。
	 
	五、质量控制与创新应用
	研发优化:
	对比不同材料(镍钛合金/聚合物涂层)在反复缠绕后的破裂阈值,优化导丝柔韧性设计。
	生产质控:
	批量验证符合YY0450.1-2020标准,确保临床抗弯曲安全性。
	智能化工装集成数据采集系统,实时记录载荷-位移曲线并自动生成合格率报告。
	 
	六、操作注意事项
	缠绕时保持导丝与圆柱体切线方向一致,避免侧向应力干扰。
	定期校准圆柱体直径公差(±1%)及夹具平行度。
	 
	七、配置清单
	说明书1份;
	合格证1份;
	保修卡1份;
	签收单1份;
	铭牌1块;
	宣传册若干;
	不锈钢制造夹具(规格:外径2.54/9.65/4.06/5.33/3.56/4.57/8.89/6.36/3.05)各1件;
	 